不論人們的生活處境多么艱難、生活得多么痛苦,絕大多數人都不會選擇死亡來解脫痛苦,而是忍辱負重、含辛茹苦地活下去。支撐人們生存的信念是什么?除了恐懼死亡的求生本能,更多的是對美好未來的企盼,對改變自己不幸命運的希望。人活著就會有追求,每個人追求的目標則與其本人的思想境界有著極大的關系,權力、財富、名望、快樂、悠閑、尊嚴、自由與真理都是人生的追求目標,當它們相互沖突而不能并存時,做何選擇就能體現一個人的價值取向,不論人們的價值取向是什么,每個人的選擇目標對其而言都被認為是最有意義的,都是符合真理的,都能讓自己的生活過得美好快樂,因此,人生的目標就是過有意義的生活。
有意義的生活是否因人而異、依存于各人的主觀感受呢?從現象上看它確實是一種主觀上的感受,如果從本質上而言卻只有一種客觀的標準,就是看他受制于物還是受制于己,受制于社會環境還是受制于自身意志,受制于他人意志還是受制于自身信仰。凡是不能順從自身信仰而屈從外界力量的生活都不是有意義的生活,不論他們的地位、財富、知識如何,歸根結底都不過是社會的附庸,都不過是他人意志的工具而已,盡管每個人都表現出自私自利的主觀積極行為,但這種看似主觀的自由意志不過是受各種意識形態的不自覺驅動罷了,受蒙蔽的人只看到自己的欲望,卻看不到潛藏在欲望深處的東西是什么。
只有覺悟的人才能過上有意義的生活,因為紛繁復雜的世界表象已經無法再遮蔽他們智慧的雙眼,他們只受真理的支配而不受任何人的擺布,不會屈就自己而迎合世俗去換取世人所仰慕的東西,因為那些東西并不能給人們帶來真正的幸福快樂,倒是成為禁錮人們真正幸福快樂的金質鐐銬,人們的思想、才智、品德都被其金光閃閃的外表所迷惑而自愿淪為它們的奴仆。真正的幸福快樂是一種無惑、無痛、無懼的祥和境界,覺悟的人追隨信仰、率性而為、無拘無束,悠游于天地之間以真理的目光審視一切,以正義的法則審判一切,世界對他們而言只是一幅邁向覺悟的風景,而對蒙昧者來說卻是一座埋葬悟性的迷宮。
摘自《好文章》